7:30—17:30(旺季4月-10月)
8:00—16:30(淡季11月-3月)
40元/人
沈阳市东陵路号
“正红门”是三间单檐歇山式琉璃顶建筑,共三间拱形门洞,正中一间叫“神门”,是供墓主“神灵”出入的门户,此门平日不开;东次间叫“君门”,供皇帝祭陵时出入;西次间叫“臣门”,是祭祀大臣走的门。如今对游客开放的门是“君门”。正红门东西两侧高墙,各有一座琉璃袖壁,因如同衣袖开在两边,故称“袖壁”。穿过正红门,青石铺设的甬道两侧是参天古树。虽然松树四季常青,但初春时节,还是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青翠。甬道旁,古树下是两排“石像生”,驼、马、狮、虎各一对。在石象生两端分别还伫立有四座华表,这四座华表均为通体精致浮雕。照片里的是东南端的华表。“神桥”--清福陵背依天柱山,由南向北地势逐渐升高,所以,走上神桥就意味着爬山开始。福陵的“一百零八蹬”在中国历代陵寝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条名曰“一眼望不断”的神道直通山顶。“一百零八蹬”寓意为天罡36星和地煞72星的数字之和。那条“一眼望不断”的神路,寓意“万事一系”,这也是清帝陵的首创。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全文约两千余字,内容主要是清后嗣子孙对太祖开基拓业、奠定一代王朝功德的颂扬之词,故此碑得名为神功圣德碑,碑文的落款为“孝曾孙嗣皇帝玄烨”,即康熙皇帝。赑屃[bìxì],龙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相传皇太极在初建福陵时沿袭中原建造的规则,为父王努尔哈赤在陵区内立“神功圣德碑”,由于对汉文化不甚理解,把驮负石碑的赑屃,误雕刻成乌龟。被康熙帝东巡祭祖时发现,康熙帝立即命人用赑屃换掉石龟,然后把石龟放置于西红门外。清福陵的隆恩门,俗称“五凤楼”,全高16.72米,歇山三滴水式建筑。隆恩门是进出方城的必经之道。“五凤楼”是福陵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隆恩殿”又称“享殿”,建于入关前,康熙十六年(年)重建。隆恩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建筑,立于单层石台基上,殿前开阔广庭,更显至尊地位。隆恩殿两侧有东西配殿,东配殿是祭祀时存放祝版和制帛的场所;西配殿在举行祭灵大典时,喇嘛在此诵经超度亡灵。角楼十字脊式屋顶,正中有一琉璃宝顶,即一宝葫芦,寓意“陵寝平平安安”。角楼全高12.54米,二楼四面有窗。角楼内二层有楼梯可以上下,内外均由装饰彩画。“二柱门”是嘉庆年间增设的,在古代只有黄帝陵内才可以设置石柱门。二柱门位于隆恩殿与宝城之间,又叫“棂星门”、“冲天牌楼”。二柱门为夹山顶,两旁各有一根方形石柱,石柱高约8米,柱子前后均有抱鼓石,柱子顶部有方形须弥座,座上有坐南朝北的石兽。二柱门北边是“大明楼”。宝城及宝顶遮挡地宫入口的琉璃影壁清代陵墓地表建筑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红墙、黄瓦、高耸的明楼与蜿蜒的青山、流淌的河水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颜色搭配及其协调的画卷,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映成辉。照片多为手机拍摄,质量较差,望海涵!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要花多少钱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