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等4个防控指南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在商场、超市入口处,要张贴健康码图识,增加体温测量设备,所有人员健康码和体温检测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
顾客不戴口罩时,应拒绝其进入商场、超市。我市主城区公共场所防疫工作做得如何?广大市民外出戴口罩的情况怎样?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商场、超市:
仍有人佩戴口罩流于形式
1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开发区回祥小区的惠康超市,在店门口看到,两边玻璃门上贴有醒目的“健康扫码”“佩戴口罩”告示,进出超市的大部分顾客都自觉地戴着口罩,但很少看见有顾客扫“健康码”。
在湖心中路上的大润发超市,记者看到入口处工作人员不断提醒进入超市的市民佩戴口罩,并且进行体温检测。超市在入口处还设置口罩购买区,分为成人款和儿童款两种型号,方便未戴口罩的市民购买。
在集贤南路柏子桥附近的一家大型商场,工作人员用护栏隔成一条专门的进场通道,由专人值守,提醒市民佩戴口罩,测量体温。
但在火车站附近的几个超市,记者发现顾客不戴口罩可随意进出。
记者在各大商超看到,大部分市民很配合工作人员的提醒,主动佩戴口罩进入商场。但也有一部分导购员或营销员并不是很严格地配戴口罩,且部分工作人员和顾客流于形式,比如在入口处都很遵守要求,但进入商场后,拉下口罩,相互聊天。有的戴的是普通棉布口罩,还有的只是用围巾掩住口鼻。
1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天柱山路的苏果超市,看到进入商场的管理措施比较严格,大家都会自觉地戴好口罩,同时进行测温。可刚进商场,记者迎面碰到出门的顾客,发现差不多十个人里就有三四个没戴好口罩,这其中还包括取外卖的外卖小哥。一位没戴口罩走出商场的女士告诉记者:“进去戴着的,后来吃饭就把口罩摘了,吃完忘戴了。”外卖小哥说,他戴口罩是因为门口管得严,不戴不让进。商场里闷热,就取下来了。
公共交通乘客能主动佩戴口罩
没戴口罩,还能乘公交车吗?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据了解,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市公共交通就要求必须佩戴口罩。这个要求,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1月6日上午,记者乘坐10路公交车前往火车站,注意到公交车每到一站,便有语音提示“各位乘客,请佩戴口罩上车。”车厢防护门的位置也张贴了“请佩戴口罩乘车”的标识,驾驶员通过扩音器对每位上车的乘客进行提示。司机也不允许没戴口罩的乘客上车。如果有乘客忘记戴口罩,车上配有备用口罩,可以花2毛钱购买。乘客能主动佩戴口罩,且乘坐时刻意保持距离。记者在几个车站走访下来,发现等车的乘客都自觉戴上了口罩。
延伸阅读有研究表明不同场景下
新冠肺炎传染率的变化
为什么有些人戴了口罩也会被感染?
或许是戴口罩的方式不对~
戴口罩的理解不对戴口罩是预防感染,而不是杜绝!
口罩可以保护你,但不是绝对防护,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明白,但是戴上口罩后就觉得自己安全了,潜意识觉得戴了口罩就不怕了,就“放松”了。
戴口罩固然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方式,但是它仅仅是众多预防方式中的一种,飞沫传播也只是其中一种传播途径。
即使戴上口罩,依然要“怕”,对其它传播途径(比如接触传播)保持警惕,多管齐下才是最安全的。
戴得不对,摘得不对更换时间
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
使用超过4小时
或者打湿了就要及时更换
如此才能达到预防效果
戴和摘的方式
戴的时候要完全遮掩口鼻、塑型
摘的时候不能碰触口罩外表面
防护关键在于手卫生和物表卫生新冠可以随飞沫附着于任意物表
当你的手接触了被污染的物表
比如这样
会洗手
物表卫生
日常清洁、定期消毒就好
关键要注意高频接触物表的清洁消毒:门把手、电梯按钮、马桶按钮等等等等。
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自己以及他人工作生活中乘坐公共交通、身处公共场所时,双手习惯性接触、扶、抓摸的地方,这就是你
清洁消毒时需要加强的地方
也是你日常避免接触或接触后需加强手卫生的时刻。
今天你“罩”了吗?
来源:全媒体记者祁梅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