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天柱山

您现在的位置: 天柱山介绍_天柱山地图 > 天柱山信息 > 峡谷奇人贺燕昌

峡谷奇人贺燕昌

发布时间:2021-2-8 8:42:19   点击数:
01

贺燕昌高考失意后,毅然选择了服役当兵。

彼时贺燕昌才十七八岁,一个面黄肌瘦的山里娃,到了队伍上,军训拉练,勤务公差,来去一阵风,跑得比兔子还快,似乎瘦弱的身体里有永远使不完的劲儿。连长带兵多年,什么人没见过?这时也一头雾水:嘿,天柱山来的那嘎巴瘦的小子,腿上装发条了?

其实一场训练下来,贺燕昌满脚血泡,骨如脱臼。但为了留在部队,就算累到吐血,又算个么事?

贺燕昌的家远在茶庄,何以他如此生怕回乡呢?

若说他不爱茶庄,不想父母,那他真比窦娥还冤了。

02

巍巍大别山,起东南,走西北,八百里襟江带淮汹汹而来,这洪荒巨兽遮天蔽日,奔踊多时,至潜山,其声其势方才渐渐收敛。

天柱山烟笼雾绕,茶庄就是深藏在烟雾之中的一颗绿宝石。

茶庄叠翠流金,怎一个美字了得?

茶庄陋屋茅顶,怎一个穷字了得?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贺燕昌从茶庄进城参考。

时值六月,山林阴翳,贺燕昌半夜便和父动身了。

夜空幽远,明月澄澈,清冷的月光透过树隙,洒在坑洼跌宕的山路上。父背着干粮和换洗衣裳默默走在前头,日复一日山里刨食的岁月,让父沉默得一如大山,父沧桑佝偻的腰身弯得像一把镰,父还不到五十岁呀!

山路逼仄,愈走愈长,密林深处,夜莺和猫头鹰嗬嗬的笑声凄厉瘆人。夜风阵阵,贺燕昌紧紧跟在父的身后,走得汗流满额。

父子俩走一程,歇一程,直到晨露打湿全身,方一身灰一身泥跌跌撞撞赶到野人寨,几十里九曲回肠的山路,总算扔在身后了。

很多年后,考场盛况已渐渐模糊在贺燕昌的脑海,但和父亲再次徒步回到茶庄,行李一扔,倒头睡了两天两夜的场景却清晰如昨。

那是贺燕昌十八年来第一次进城,而离开茶庄的念头,也就此在他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03

战友们很快发现,从天柱山来的那嘎巴瘦的小子很是与众不同,这小子不仅勤快实诚,还爱看书,没事总捧着几本旧书一看大半天。你一个当兵的,三年完事就回老家种地了,扯那些没用的给谁看呢?真是奇怪。

可算离开大山了,再让回去,贺燕昌怎能心甘?但放眼三军,哪有不退役的士兵呢?

还真有,只是先得考上军校。

贺燕昌一心想留在军营,于是离家时,别的没带,却把高中课本都带上了。

贺燕昌到哪儿都背个挎包,稍有空闲就拿出书来看。

白天看,晚上看,营房熄灯了,还要打着手电躲在被子里看。

日久,连长都服了,说:贺燕昌那小子,以后肯定有出息。

连长没看走眼,贺燕昌真的出息了,三年后,一起参军的战友大都复员了,只有他一鼓作气考上了廊坊导弹学院,成了人人羡慕的预备军官。

消息传到天柱山,茶庄都沸腾了,父弯曲的腰身一下挺直了不少,父老们争着说:燕昌那伢子,可真是个奇才。

彼时军校正在发展创新,急需年轻军官,毕业后,贺燕昌义无反顾地留在了学院,因成绩优异,做的一直是文职工作,战友们也一直以为贺燕昌只是个白面书生,直到那年学院在燕山军训。

导弹学院有个传统,新学员入学,皆要拉到燕山军事基地训练一段时日。燕山脚下辽阔荒凉,渺无人烟,这年贺燕昌带队训练,一日夜宿荒郊,忽有哨兵来报,说漆黑的旷野里,突然出现了大片绿莹莹的不明亮光。

贺燕昌心中一凛,步出帐篷查看时,黑夜中忽“嗷”地传来一记凄厉嗥叫,继而,嗷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等贺燕昌明白过来时,远远近近光如流萤,宿营地早被不计其数的狼群团团围住了。

新学员多是全国各地刚刚毕业的高中生,哪见过这等阵仗?一时惊慌失措,军心大乱。

贺燕昌勃然大怒,命哨兵坚守岗位,翻身回帐取来两支手枪,黑暗里就听“砰砰”两声枪响,一时火光迸溅,哀嚎不绝,狼群早已如潮而散。

狼群虽然退去,却不甘心离开,只在远处逡巡徘徊,一团团碧光在暗夜里忽隐忽现。

贺燕昌仰天大笑,声震夜空,笑罢,令哨兵回帐歇息,自己手提双枪,孤立帐外直至天亮。

一夜无语。

清晨,新兵出帐,见贺燕昌腰别双枪,威风凛凛,面无倦色。

而狼群早不知所踪,唯剩两具狼尸僵卧帐外,细视,血已凝紫,皆眉心中弹。

事毕,电台报刊,军地记者蜂拥而来,贺燕昌一时声名大噪。

数年军营历练,贺燕昌早不是天柱山来的那个嘎巴瘦的小子了。此时的贺燕昌,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加之身材高大,威武雄壮,若蓄起长须,掌中再握把青龙偃月刀,活脱脱就是个军中关云长了。

英雄总被美人念。

贺燕昌文武双全,一夜成名后,每周能收到成打成打的情书。学院传达室的大爷苦着脸找来了,说:贺老师,你的信也忒多了,实在没地儿放了,这不,我找了个麻袋,麻烦你装起来背走吧!

百封情书,万千蜜语,乱花渐欲迷人眼,可最后打动贺燕昌的,却是位叫梅丽的姑娘写来几句话:我稀罕你,不是冲着你英雄的光环,我见过你,你敦厚威猛的身影,像大山一样让我觉得可以依靠,我愿一生一世陪着你,哪怕陪你去海角天涯……

不知是哪句话戳中了贺燕昌孤独的神经,或许是姑娘那句大山的比喻,让他想起了久别的茶庄吧,当晚,他捧着梅丽的情书,满腔钢铁意志一刹那尽化为了绕指柔情。

梅丽人如其名,端庄美丽,原是中石油公司最年轻的一名工程师,中石油刚刚组建了廊坊分公司,梅丽因缘际会来到了廊坊,说来也巧,梅丽的公司就挨着贺燕昌的导弹学院,贺燕昌声名大振后,梅丽常常站在公司楼顶的晨风里,望着肩披朝霞经过楼下的男神,望得人都痴了……

作者与贺燕昌

在林中漫步

04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贺燕昌再次成为茶庄父老口中的奇人时,山坡上的五色桃花已花开花谢了二十余回。

此时的贺燕昌已是导弹学院教导大队的政委了,可这个货真价实的团职干部有天下班回来,却突然憋紫了脸,对正在做饭的妻子说:梅丽,我,我得离开队伍,回茶庄了。贺燕昌说得欲言又止,像做了件对不起妻子的事。

窗外,夕阳欲燃,妻子回身紧紧盯着丈夫的眼睛,那双眼睛还和二十年前一样炯炯有神,妻子握紧丈夫的手,嫣然一笑道:燕昌,二十年前我对你说过的话,都还在心里埋着呢!说:我陪你回茶庄去。

贺燕昌当年离开茶庄的心情有多么坚决,此时回茶庄的心情就有多么急迫。

虽说军改开始了,导弹学院即将合并,可依着贺燕昌的年龄军功,完全可以留队,最不济也能就地转业,去廊坊市里谋个局长书记的岗位。

谁知学院军改会刚刚开始,昔日生龙活虎的同事竟一个个苦着脸怨天怨地起来,一股怒火瞬时直冲顶门,贺燕昌头一个拍案而起:我是军人,我是大队政委,我首先服从大局,解甲归田。

贺燕昌携妻挈子回到茶庄后,茶庄如同他当年考上军校时一样轰动了:燕昌那伢子,脑子是不是叫牛踩了?城里的军官不当,回山里当农民?

贺燕昌并非空手而归,军改办按规定补偿了他百万元的安置费,这在当时可是笔天大的巨款呀!

乡亲们渐渐明白过来了:前些年,天柱山开发成了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平坦的柏油路已黑蛇一样从县城游到了茶庄,燕昌那伢子有的是钱,肯定是贪图茶庄的好风光,回来养老了。

乡亲们猜对了,贺燕昌果然临湖起了一幢小洋楼,晴日,竹树苍翠,碧空如洗,远处的天柱群峰奔踊着映入湖中,一时人在画中。

贺燕昌犹嫌不足,又请人将湖面四下挖了又挖,直至不能下锄方止。

真是处世外桃源呐,贺燕昌站在楼上,把盏临风,踌躇满志,给湖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桃源湖。

燕昌伢那个狗日的,毕竟是在城里当过军官的,可真晓得过日子呀!乡亲们眼里冒出的嫉妒火焰,恨不能将贺燕昌湖边的小楼一把烧成麸碳。

天柱山虽天南地北忽啦啦拥来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可茶庄仍是个穷山村,乡村们黄汗淌,黑汗流,仍在日复一日靠着砍树毁林赚点儿花销。

忽一日,贺燕昌满头大汗找到茶庄父老,脸红脖子粗地说:乡亲们,我们实在不能再砍山林子了,树没了,草没了,哪天山洪来了,大家都得倒大霉了。

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不晓得保护山林?可我们没你有钱呀,不砍树,让我们喝西北风呀?

我们保护好环境,也搞旅游,坐在家里就能赚钱。贺燕昌每个字都说得掷地有声。

讲么洋话?茶庄父老怪物一样瞅着贺燕昌。

天柱山是名胜景区,国家开发的,我们这儿只是个穷山沟,花钱来这儿游玩?吃饱了撑的?

痴人说梦。

父老们干瘪的脑袋摇得拨浪鼓一般。

05

贺燕昌铁了心要为家乡搞旅游。

贺燕昌想开发的地儿,便是桃源湖下游一段六七里来长的狭谷。

两山夹水是为狭。

亿万年前,天地氤氲,混沌初开,这段狭谷上衔良药坪,下接九井河,即与天柱山同生共长,手足相连在了一起,于是“天柱大峡谷”这个响亮的名字,不经思索便冲出了贺燕昌的脑海。

贺燕昌决定再亲手触摸一番大峡谷。

此时的大峡谷寄身山麓,层层包裹在巨藤蔓草间,如深闺少妇,真容难窥。

这却难不住贺燕昌。

贺家世居茶庄,采药为生,历代先人皆练就了一身穿林越涧,攀崖登峰的好本事。天柱峰顶,“擎天一柱”的大红石刻冠绝古今,惊艳世人,传为清咸丰都统李云麟手迹,而当年以绳竿绝技帮助李都统登上天柱峰顶的贺驼子,便是贺燕昌的本家叔祖。

这回贺燕昌却不愿穿林越涧探秘大峡谷。

若想一窥狭谷全貌,须从空中俯瞰方妙。

日出东山时,桃源湖上波光粼粼,常有羽翼箕张的山鹰挟风掠过。

贺燕昌突发奇想:若能纵鹰飞掠大狭谷,则千岩万壑,悬泉飞瀑一览无遗,何愁难窥全貌?

贺燕昌雄纠纠跨上鹰背是在一个天朗气清的午后。

时值春深,天蓝如幕,山风轻拂,桃源湖波光点点,大峡谷虽隐身于万亩翠绿中,一时也尽收眼底。

湖水丰盈,势如千军,嘶吼奔腾着撞向谷底,乱石嶙峋,滚珠溅玉,其声其响,浑似铁骑突出,刀枪争鸣。

雄鹰展翅,浮云可撷,贺燕昌满眼清润,极目天舒。

狭谷中潭水澄澈,两块山石一大一小,若隐若现于微波浅浪间,恰如两只夫唱妇随的鸳鸯,贺燕昌心中一动,妻子无怨无悔,千里随夫的身影就浮上心头了,这泓清潭,莫不如就叫鸳鸯潭吧,贺燕昌自语道。

狭谷罕有人迹,石上苍苔森森,顾影自怜。坡上,大片大片的映山红,窑火一样燃烧在万绿丛中。

岸边竹树参差,郁郁青青,各色不知名的鸟儿一齐叽叽喳喳,各种不知名的小兽一齐追逐嬉闹,万类霜天竞自由,真是个造物主万千宠爱之地。

贺燕昌心旷神怡,胸胆开张,沿狭谷纵鹰翱翔,涧水穿岩凿石,一路跌落,奔踊正酣,忽似一脚踏空,陡然不知所踪。

贺燕昌心生疑惑,驱鹰向前,却见涧水沿一面生生斧劈而成的崖壁,腾空摔入了个千丈深潭,一时烟雨苍茫,声震幽谷,鸟兽潜形。

不知详情的,还真以为这道瀑布是从天上跌落的哩!贺燕昌暗自思忖,就叫它“通天瀑”吧,倒也神似。

峰峦如聚,涧水如怒,贺燕昌沿大狭谷一路疾飞,却见泉流玉液,瀑喷琼浆,真是个放飞身心,亲近山水的好去处,而自己梦寐以求的旅游观光事业必定大有可为,一时心头欢喜,不禁手舞足蹈起来,也是得意忘形,用力过猛了,竟不慎滑落鹰背,自万里碧空朝着那深涧危崖一头坠落下去。

啊……

贺燕昌一下从梦里惊醒了,睁眼看时,窗外红日西沉,风烟俱净,远处,天柱峰袅袅娜娜,如美人暮归。

其实,贺燕昌生在茶庄,长在茶庄,大峡谷里龟蚌相守、鸳鸯交颈、大佛听涛、雄师回顾的奇观,甚或每一道坡岭,每一道山弯,不装饰在他曾经穿林越涧的年少梦中呢!

06

当天柱大峡谷成为游人如织的旅游景区时,掌门人贺燕昌已然鬓染微霜。

大峡谷是茶庄的集体山林,旅游红利人人有份,父老们足不出户就能赚钱的梦,终于成真了。

贺燕昌创业成功的消息引来了电视网络各路媒体,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贺燕昌淡然一笑:一定要采访,就劳驾你们采访一下我老婆吧!

彼时梅丽正临湖而立,湖面峰如画屏。

认识燕昌那天起,我就认定了他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从城市里的年轻工程师,摇身变成了天柱大峡谷的压寨夫人,梅丽的微笑愈加随和,随和得像桃源湖无风的湖面。

昌燕当年苦怕了,才拼了命要离开茶庄。婚后,梅丽无数次听丈夫说起那段高考的经历,她从内心理解丈夫。

可当燕昌在城市安身立命后,亏欠茶庄的心情无时不刻不在折磨着他。梅丽尽量放缓了语速,可胸前仍似有急流起伏。

有时夜深了,燕昌还呆呆坐在桌前,捧着一大叠茶庄的照片一张张翻看,燕昌以为我不晓得,可他的心思,我哪能不晓得呢?梅丽不经意地说着,一边仰起了头。

所以军改时燕昌提出要回茶庄,我就晓得他要干什么了。说到这儿,梅丽终于忍俊不禁,扑哧笑出了声。

《梅丽的笑》不久获得了当地创业摄影大赛一等奖,评委们虽未见过当年的梅丽,却都说梅丽肯定比当年笑得还好看。

而贺燕昌仍在四处奔忙,他正在茶庄村部广场前训练山鹰,他希望游客们都能跨上山鹰,从空中体验天柱大峡谷鬼斧神工的美,那种沧海一粟,天地任逍遥的感觉,实在妙不可言。

“山鹰”是贺燕昌对空中旅游观光机的昵称。

看来,贺燕昌与天柱大峡谷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程建华

男。年生。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潜山市作协主席。小说散文百余篇,见于《北方文学》《章回小说》《台港文学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短篇小说》《散文选刊》《散文百家》《上海故事》《佛山文艺》《作家天地》《飞天》《阳光》《奔流》《椰城》《骏马》《火花》《百花》《岁月》《牡丹》等省市刊物。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oupstudyedu.com/tzsxx/11716.html

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