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出门
寒风呼呼地吹,真冷啊!
手脚都冻得抖抖的~
随着冷空气到来
昨日凌晨2时许
安徽这些地方已经下雪啦!
砀山下雪了
▽▽
固镇下雪了
▽▽
阜阳下雪了
▽▽
淮北下雪了
▽▽
灵璧下雪了
▽▽
不过由于水汽条件并不好
地面上没有形成什么积雪
天柱山、黄山等山区也出现了降雪
天柱山雪景
▽▽
黄山雪景
▽▽
皖北下雪了!铜陵会下吗?
前两天的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雪
铜陵天空也飘了点什么下来
小编鸡冻的以为下雪了
然鹅
并!不!是!下!雪!
只是小!雨!点!
↓↓↓
查了下天气
未来的铜陵还是以阴冷为主!
虽然暂时不会下雪
但是
最恐怖的湿冷要来了!!
截至周日,铜陵终于要出太阳了
可是一股冷空气也杀到
铜陵最低-3℃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
下周铜陵的天气基本都是晴朗的呦!!
具体预报最近天冷,不少小伙伴生病了
在这里小编奉上一篇
各科医生准备的“过冬宝典”
平安过冬,全家不愁!
1.呼吸科:
热气熏一熏口鼻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耳鼻喉科嗓音言语治疗室副主任医师梅祥胜:冬季气候干燥,人体本身就容易出现咽喉不适,如果用嗓较多就容易引发急性咽喉炎等问题,不妨试试热熏气疗法:口腔张开以适当的距离对着有热气的水杯,注意水温不要超过50℃。一般熏2~3天(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后咽喉部不适可很快消失。
2.消化科:
晚上喝一杯蜂蜜水
冬季气温低,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期。胃肠有问题的人,可以试试晚上喝一杯蜂蜜水,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
3.营养科:
多吃润肺食物
中医有“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之说,就是指干燥气候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肺液,多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建议人们可多选用一些润肺的食物来进行保健,比如银耳、甘蔗、梨、枇杷、荸荠、橙、萝卜、竹笋、丝瓜、白菜、紫菜、鸭蛋等。
4.风湿科:
毛巾热敷关节
每到秋冬季,骨关节病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涂意辉说,主要是寒冷刺激使周身血管收缩,血液运行缓慢,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以膝关节最为多见。
多用热水泡脚,用热毛巾放在关节处热敷,使皮下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戴护膝、穿厚点,不要让关节受凉。
5.心血管科:
洗澡时间别超20分钟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尤以中老年人居多。最好餐后一小时后洗澡,避免洗澡水过热,一般以35℃~40℃的温水为宜,时间应限制在20分钟以内。建议用淋浴,可减少对循环系统的急剧刺激。如果是泡澡,浴池水深度应适宜,一般水深不超过乳房水平。
6.内分泌科:
按摩下肢
冬季糖尿病病人的足部保养非常重要,有时即使是微小的损伤,也可能引起皮肤溃破、坏疽。所以要经常按摩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坐时应抬高足部,以减轻足部压力,促使局部静脉血液回流。
7.运动医学科:
多做拉伸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在冬天很容易受伤,这是因为冬季气温较低,人体四肢受冷僵硬,致使皮肤弹性减弱。建议大家在运动之前,先活动手腕和脚踝等关节,“压压腿,做一些牵拉运动可以有效的避免伤病。”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博士单威这样说。
8.骨科:
穿一双防滑的鞋
天气寒冷,肌肉弹性减少,衣服穿得也多,行动不方便,再加上路面湿滑,都易导致人摔倒。有的老人有骨质疏松,摔倒后容易发生骨折。出门记得穿防滑的鞋。
9.皮肤科:
穿宽松保暖的裤子
由于寒冷刺激,腿部穿得少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引起冻疮、寒冷性荨麻疹等皮肤病。这些病一旦遇冷风或冷水,就会出现瘙痒性红斑,严重可致腹泻、腹痛、胸闷,甚至胃肠大出血、休克。建议尽量穿宽松保暖的裤子。
10.妇科:
腰腹一定保暖好
有的女性为了美丽“冻”人,衣服穿得少,或为了保暖,衣着过于紧束,这都给妇科病的产生创造了机会。
腰腹部主要是女性生殖系统,也是最怕冷的,受凉后易引起内分泌紊乱,所以,冬季不要穿低腰裤、短款上衣,否则加重寒气。
天气寒冷注意保暖!
大家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
小编混到今天这碗饭,全靠你点zan!
下方点一个zan,小编工资就涨5毛…
小编: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