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www.kstejiao.com/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乌以风,被誉为天柱山的第一代开创者,为宣传和开发天柱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受到潜山人民的深切爱戴。为了开发天柱山,他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在山上建起了望岳亭、岳云山馆等接待设施,铺筑了从良药坪到拜岳台的多级石阶。他撰写的《天柱山志》,填补天柱山无志的历史空白。时值乌以风逝世30年,为感恩乌以风先生对天柱山景区开发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天柱山景区特别制定此优惠政策,对山东省茌平县(乌氏后人聚居地)免票优惠一年。曾攀登天柱山数百次乌以风(年至年),山东聊城茌平人,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宣城一中和安庆一中校长。年,乌以风任安徽省教育厅秘书期间,初识天柱山,从此,与天柱山结下不解之缘。为了开发天柱山,乌以风攀登天柱山数百次,将其与五岳、黄山相比,总结出天柱山集雄奇灵秀于一身的风景特点。从此,乌以风诛茅开径,先后筹措资人金修天柱山房、望岳亭;又约请友人募资修建了岳云山馆、七人洞以及从良药坪至拜岳台的多级石阶。填补天柱山无志的历史空白为了填补天柱山无志的历史空白,乌以风决心撰写《天柱山志》。在撰写山志的过程中,他翻阅了浩繁的典籍史料,发现不少史料记载与实地情形不符。如清代李云麟在天柱绝顶书刻的孤立擎霄四字,有关典籍多写为孤立晴霄。为订正这一讹误,年9月,他请6位药农相助,亲自登上海拔米高的天柱绝顶,用红漆将孤立擎霄四个大字标出。年,乌以风在编写《天柱山志》时,经过多方努力,获得了载于清王锡祺编著的《小方壶垒丛书地理志补编》中的李云麟撰写的《天柱刊崖记》,弄清了书刻孤立擎霄四字的真实详情,澄清了传说中的一些谬误。经过18年的努力,乌以风完成了50多万字的志书初稿。到年,《天柱山志》终于在安徽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我省这一历史名山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天柱山对乌以风家乡山东省茌平县人免票一年乌以风一生爱山,自号“天柱老人”。年2月26日,乌以风在野寨的谷口草堂病逝,享年88岁,后安葬在天柱山茶庄村的南山上乌以风,被誉为天柱山的第一代开创者,为宣传和开发天柱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受到潜山人民的深切爱戴。时值乌以风逝世30年,为感恩乌以风先生对天柱山景区开发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天柱山景区特别制定此优惠政策,对山东省茌平县(乌氏后人聚居地)免票优惠一年。夏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六乔
天柱山景区对乌以风家乡人免票一年安徽
发布时间:2025/4/12 10:14:28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