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太美了!绝对不是打卡式的旅游,这是一次深度的驴行。五一是劳动节,今日成了旅游节。同时可享受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福利。所以这份福利,我们要好好地把握了。那么去哪玩?这次就往安徽的天柱山。“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这是白居易赞美天柱山的著名诗句。天柱山又名皖山,也有叫潜山的位于安徽安庆市潜山市西部,是七仙女的故乡,被汉武帝誉为“古南岳”,号称一柱擎天的天柱山,因主峰“一柱擎天”而名。山属花岗岩峰丛与超高压变质带,以变幻莫测的山景出名,景色和黄山有几分相似,是国家级地质遗迹公园,也是国家5A级景区。登天柱山,欣赏山峰林立的美好,如果遇上了云海,那是非常美好景观。五一节期间为了远离拥挤人群,躲游人的间隔,避疫情传播也不被太阳晒,山上可看清晨日出。爬山看日出别有一番情致,我觉得很有意思,日出的美丽,是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的。看日出会给你带来一身光明和好运,温暖和欢乐,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的开始。但是按照景区的常规,一般都在7点半开门,这时太阳早就高升,那么日出就看不到了。我们决定清晨三点起床,四点出发向东关寨进发。东关寨又名皖涧寨,位于主峰东约4公里走马岗东端的烧箕洼,有石墙近20米,中开寨门,内有炮基一处,加工稻谷石碓臼二处,上行70余米有藏兵谷,谷后有泉眼水源,东关地势险要,走马岗东西耸立,南北坡峭壁险峻,小道与西关勾连。天柱山的主要风景区域大部分集中在西关,而东关的山体雄有危崖千丈,两峰之间开一线,险若天梯,秀有鹊桥横空、蜒蚰攀壁、双狮戏球。所以于“险”著称了。也为这个“险”因险而来,追求的是一份刺激,享受的是这份快感。再因为东关比西关要幽静得多,相比西关更加的陡峭而惊险刺激,而越是陡峭的路段却有着更加壮丽的风景在等候,这就是深度探险真理。再说旅行社的团队游天柱山,只在西关游览,东关却是爱好极限运动者的选择。西关秀东关险,由于路途险阻而行走的困难,所以几乎没人走的路线,也就是一条极佳的美妙线路。由于起得早,天色仍然是很暗,黑幕仍然低垂,能见度偏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黎明前的黑暗吧。虽然有明亮的月光,清静的宁静,在夜幕笼罩下的山村一片朦胧之中,分外的妖娆。“山坳深处半夜爬,串串灯光映月华。春风送梦夜深静,瞭望山村宜居家。”繁华褪去,喧嚣不在。安静得让人不忍打扰,纯粹得让人不忍玷污。为了不打扰居民睡梦,大家相互之间不说话,双眼紧紧地盯着路面,在月光下隐隐约约,轻手轻脚步行,像仙子的森一行打扮得花枝招展,像风流倜傥的杂牌军,稀里哗啦地挥师从东关寨的关口,迅速向大山深处移动。像如电视剧雪豹特战队还要牛得多,他们个个都是山间中的飞人,我只在幻想中飞了。“关道石径千石转,蜿蜒关道斗折行。边草无人静青翠,闻啼不见鸟隐来。”过了东关寨山路开始崎岖难走,拂晓黄昏林荫道,粗大的树根裸露地面,忽高忽低。月光渐起高悬,群山朦胧隐现,夜幕笼罩下的山岗安静而神秘,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不知的小虫们奏鸣曲此起彼伏,爬山的心绪宁静下,由于爬山的速度过快,我只好放慢了脚步,走走停停地慢了下来。开始气喘如牛,浑身突突冒虚汗,这就是所谓的极限吧!上山没多久,衣衫已湿身。“登临高山方晓行路难;穿越密林才知举步艰”在荒山僻岙中真是“顶山拄杖扶弱驴,东关山道夜行爬。徒步深山听溪声,戏临荒沼问蛙声。脚踏落叶伴树根,追着萤火向前奔。紧跟前后脚步声,是否仙女陪同行。”走着走着,天也渐渐地变亮,小鸟开始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问我们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夜静人思远,繁星待月圆;清风晨鸟叫,薄雾影山闲。”走完了一段山坡路,接着一道长长的石阶等着我们的不速之客。只好沿着石梯一直往上爬,石梯越来越陡,天空说手脚并会轻松一些,省劲有效,也没什么不雅,还算返朴呢。但是我后面的胖子是个大肚子,他说这样反而让肚子摇晃起来,感觉不舒服。好不容易走完这段石梯,又来了个下马威,山崖间陡峭而狭窄的石阶梯,幽深的羊肠小道直通天际。这就是天柱山的一道上山关口,叫“奇谷天梯”有人说这处天梯之奇险,比华山、张家界的天梯还更有不同。这处石阶也比西关的百步云梯更狭窄陡峭,两边的山崖夹峙得更加憋仄,石梯绝大多数建在七八十度的陡坡上。在石壁上凿出来的石梯路,又窄又高,只容一个人通过,上下落差几十米,两边巨石林立。有人称谓“一线天”,欲退不能,欲进又难,只能摸着石壁向上攀登。走到中间抬头一看,宽阔的蓝天已成为一条湛蓝的细线,这就是称“一线天”的来源吧!这段路走起路来真费尽,小腿特别的吃力,山道陡直,我们相互提醒着,脚下丝毫不放松,每一步都踩到实处。有时一尺左右的陡峭石阶就在两崖夹峙之中,抬头只能看见一条窄窄的天空,这就是所谓的“一线天”了。胖子说最狭窄的地方他卡住肚子,因为他走得最后,他很担心自已会卡住。当真的卡在其中,进也不能,退也不行,不知这么办好,搞得他哭笑不得。过这条奇谷天梯之后的山路,难度都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样幽暗崎岖的奇绝险道,使得这趟旅程变得更富刺激感。在这仿一首当年主席在长征中的诗:“行者何惧远征难,高崖深谷只等闲。筋疲力尽踏深山,腰酸腿痛走天际。东关山阻鸟雀迁,奇谷天梯险境攀。惊魂动魄险景爬,清晨爬山尽开颜。”接着在天狮峰西南侧石壁间,巨崖悬空隆起,呈弧形落入崖下,如虹飞渡,就是天生桥一样的鹊桥石,全长40余米,弧高约8米。桥临绝壁深壑,险象环生,凌空飞跨,宛若天舞。“天柱鹊桥会,相爱到白头”这是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家喻户晓的牛郎与织女的传奇姻缘最初起源来自黄梅戏《天仙配》,而天柱山又是黄梅戏之乡。也是七仙女的故土,有天然而成的“鹊桥横空”、王母在“天池峰”中洗澡。穿过鹊桥石,就要从鹊桥底下的扶拦而行,犹如飞身天外,妙在奇中,乐在奇中。在这还有蜒蚰石,为天柱山怪石中一大奇观。仙鼓峰东南绝壁下端,形象逼真。长约40余米,宽约10米,高约3米,紧贴崖岸壁之上,玉润臃呆,可笑可爱。顶端对称伸出的两小石柱,长均约2余米,似一对蜒蚰触角。传说若有一角长高,雷公必将其劈断。至今岸隙间还留下许多碎石断角。诚然,这是一个美妙的联想。每逢春夏,东关多有烟云缥缈,蜒蚰石时隐时显,时高时低,似觉蜒蚰蠕蠕攀壁,欲上峰巅。天狮峰的四周均无遮挡,峰顶平坦宽阔如高台,面积非常大,总有余平方米。今天由于风比较大,足有6-7级的大风,人都站不稳,所以领队天空没有叫我们上去。如果站在天狮峰顶,也正是观赏诸峰的绝佳之地,登高远望可以看到天柱山主峰一大半。举目西盼,有迎真峰、覆盆峰对峙;远眺西北,有飞来峰、天柱峰遥遥相对;近视北侧,石函峰、翠华峰、鼓槌石、蜒蚰石、千丈崖均可一览无余;放眼东南,千嶂竞秀,万壑争辉,地阔天高,无有际涯,真令人心旷神怡。峰形如巨狮昂顾,上有狮子石,故名天狮峰。顺治志载“潜阳峰,在司命后,上有狮子石”,则知清前之潜阳峰即此。“雄狮四顾昂头吼,风谷悸音霓栗抖。扑朔云岩蹄脚移,踏雷欲向海天走。”接着我们下山的路是大天门,天狮峰与覆盆峰东西对峙,中开一线,峡谷陡峭,气势磅礴。这里危崖耸立,景色诡异。幽谷天梯十分峻险,千丈崖笔削深绝。这里也称千丈崖中的“阳关三叠”,是石涵峰之间的深壑狭谷之中,这里以古曲“阳关三叠”命名。主要的是在峡谷中有三个平台,每个平台相隔都有百来级石阶,一叠叠的陡峭山路。峰上崖下,秀木竞奇,川前谷底,花卉丛生,这个谷名叫“积翠谷”。虽说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轻松些,但是由于峡谷风好大,要比山顶上更加猛烈。走在其中让人站不稳,有时的风来得毫无预兆,来得让人猝不及防。威力惊人,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上心被风刮跑了,只好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在峡谷中只容一人上下,幸有石窝、石蹬,踏步,从而有惊无险,倒也算是安全的。下到谷低再往海拔米的迎真峰,迎真峰的峰顶大石错叠构成天然洞穴,可容百人,相传曾是迎拜司命真君处所。据说宋末刘源义兵曾将18名死于疆场上的战士的妻子保护于此,至今洞中仍存有石臼、石灯龛、瞭望窗及瓦砾遗迹遗迹。游道两旁怪石林立,奇松夹道,石径曲折。一路上有众多山峰和奇石,以险称雄。爬了一山又一山,真是望山兴叹。东关与西关之间有一道绝壁栈道相连,过了东关就到了炼丹湖。炼丹湖这边有查票的,当时我也不知道有没有买票,就补了票。后来领队对我说,他早就买了团队票,为了查票拍了照片已发到我的
天柱山一柱擎天,奇峰怪石垒成,太美了
发布时间:2021-8-2 11:23:38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