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天柱山

您现在的位置: 天柱山介绍_天柱山地图 > 天柱山要闻 > 张辽奋战天柱山臧霸威慑孙仲谋,聊一聊曹

张辽奋战天柱山臧霸威慑孙仲谋,聊一聊曹

发布时间:2023-3-22 14:14:48   点击数:

三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的武将,他们的武力值都堪称爆棚,就比如说提到蜀国,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五虎上将,而提到魏国,我们就能够想到五子良将。在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一代枭雄曹操,败在曹操名下的武将,每一个都有着一副好身手。

就拿张良来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丁元的一个部下而已,为了谋取一线生机,最后又拜在了董卓的名下,几经辗转之后又跟随了吕布。

不得不说,经历了如此多的大起大落之后,张辽最终选定的主子就是曹操,先后易主了好几次,跟定了曹操之后,他的人生才迎来了一片如火如荼的发展,并且也建立下了很多的奇功。

也就在这一时期他的人生才书写出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因为他的个人能力特别的出色,所以也深受曹操的重视。就拿天柱山之战来说,在三国时期所发生的战争里面,虽然比不上官渡之战以及赤壁之战那么有名气,但是通过这一场战争,也能够看得出张辽个人的武力值爆棚,并且也特别的聪慧。

臧霸这个人也是特别有名的,他在苏县屯兵之后,就对孙权产生了一系列的威慑作用,让孙权完全不敢出兵,这就相当于是一种主动进攻的调侃案。而这些事情,发生的时间点都在建安十四年(公元年),这一年对于曹操个人而言也称得上是兵败后的一个高光时刻。

因为他不仅把淮南这一地区的局势稳定了,并且还消灭了这一地区的一些豪强,比如说陈兰,又比如说梅成,稳定了军心。同时也把发展和作战的方向转到了淮南地区,同时也就可以看得出曹操在这个时候已经下定决心要和孙权,站在对立面,所争夺的就是淮南地区的控制权。

一、曹操灭淮南叛军的背景

1、袁术和曹操争夺兖州

袁术和曹操双方为了能够争夺兖州这个地区,最终袁术以战败方落下了帷幕。这就迫使他不得不把根据地从南阳地区转移到了九江。其实对于他而言,转移了根据地还更加的优越了,毕竟地理位置这一方面要宽松很多。

如果一直都在荆州南阳,所面临的威胁不仅有曹操,并且还有刘表,如果双方形成了结盟,那就像是包饺子一样,完全不可能有喘息的机会。当他来到了扬州地区之后,势力也在飞速的向前发展,可此时袁术却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那就是僭越,号称自己是天子。

可实际上一个人所带领的集团走向覆灭,并非是一瞬间的事情,就在他的大局还没有全盘皆输的时候,就已经有一部分部下对他产生了强烈的不满,逐渐的摆脱了他的控制。就在他去世之后,他在之前所掌管的一片势力范围就被刘勋接手了。

2、曹操重心转移

然而就在刘勋和孙策的对战过程中却被孙策击败了,所以孙策在这个时候就扩展了江北地区的领土。这是这一系列的做法,让孙权和曹操在当时选择了强强联盟,此时的曹操把所有的重心都是在北方放着的。

也正因如此,赤壁之战之前他的经济和发展重心都是在大北方经历了这一场战争之后,他把目标就放在了淮南地区。就像在扬州这一地区,在军事上,最为看重的就是加强惩防,并且不断的修建合肥的旧城,紧接着还要安抚和收拢这一地区的豪强。

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就是为了能够让淮南地区的发展更加的稳定一些,但是所有的稳定局面伴随着赤壁之战和首次合肥之战的爆发,都已经落下了帷幕。所有的和谐氛围在一瞬间就被冲破了。

3、淮南地区局势复杂

毫不夸张的说,袁术以及孙策他们这些人走向了失败之后,这就让淮南地区的局势更加的复杂了,长期没有任何一个特别有利的事例能够把这个地方控制。虽然孙权在当时已经把庐江之地控制了,但是并没有持续性的施加压力。

更何况扬州这一地区的民风本来就比较彪悍一些,豪强势力也比较多。所以要想真正把这个地方收服,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必不可缺的就是要树立威望,然而经历了赤壁之战之后,曹操的威望大跌,并且军心也出现了不稳。

二、曹操讨伐山贼

1、同时拉开战争序幕

在战争的号角吹响了之后,夏侯渊就带领着一路人马,所主要讨伐的对象就是雷绪。《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里面针对于这件事情就有着相应的记载,虽然不是特别的详细,只有一个时间和位置,但战争的结局就是夏侯渊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并没有把对方全部歼灭,只是把对方击走了而已。

为了能够下满这盘棋,曹操在当时还派出了于禁以及臧霸,目的就是让他们去攻打这个地方的豪强势力梅成,紧接着又把张辽以及牛盖这些人派了出去,让他们连同着张郃的部下,去攻打另一方豪强势力陈兰。

之所以会把他们这两方豪强势力放在最前方,是因为他们与合肥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倘若在这个时候孙权去进攻合肥的话,很有可能他们会倒向孙权,为了能够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曹操在讨伐山贼的过程中,首要的目标就放在了他们的身上。

2、战火和硝烟不断弥漫

经历了赤壁之战的失败之后,曹操所遭受到的打击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梅成,这一股山贼势力而言还是不能够轻举妄动的。在于禁这些人的强烈猛攻之下,梅成虽然选择了投降,但就像兵家所言,兵不厌诈,他的投降只不过是一番假象而已,为的就是能够让于禁产生迷惑。

就在于禁放弃了进攻之后,梅成在这个时候率领这一队人马,突然之间就和陈兰形成了强强联合,他们就继续向南跑最终直接把主战场转移到了天柱山。正是在这一情形形成之后,消灭这两股山贼的主要力量,就是张辽在指挥着。

仅仅凭借着天柱山这个名称,就可以想象得到天柱山的地理位置有多么险要。当时张辽率领的部队要把对方消灭掉,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地形以及粮草。因为山势是比较先进的,仅仅是徒手行走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更何况是排兵布阵呢,更何况张辽是处于底下,而对方是处于高处,这完全是不利于攻击的。

紧接着行军打仗的过程中,粮草的确是特别重要的,在当时遇境虽然起了很大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张辽解决粮食的运输问题。虽然张辽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勇猛无敌,但是在天柱山之战爆发之后,它也完全没有因为地形等方面的因素而迟疑,反而是在这一战中直接就斩首了陈兰和梅成。

3、臧传说的名号

臧霸在天柱山战场上的作用性也是毋庸置疑的,相比起张辽而言,在这其中的表现就相当于,已经是一锤定音了。陈兰和梅成这些豪强贵族势力发生了反叛,让曹操遭受了不小的损失,反而让孙权从中受益。

但是孙权在这一场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完全没有影响到主战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臧霸。曹操集团在当时都已经考虑到了,很有可能会有第三方势力插入进去,所以就派出了臧霸在当时率领着军队来到了天柱山以南的这个地方,也就是皖县。

因为地理位置处于狭长的地界,所以他和江东地区的将领也展开了两次交锋,最终取得胜利的人都是臧霸。因为是突然袭击,所以江东地区的军队也没能赶得上。更何况这一时期没有江东集团从中作梗,所以张辽消灭这两方势力才会更加的顺手一些。

就像孙权的军队,在撤军的过程中速度是特别慢的,而追赶他的这一方,臧霸率领着大部队日夜行进了数百余里。

虽然已经满身疲惫了,但是在战争的号角吹响之后,士气还是比较高昂的,他们在成功的追击之下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就经历了这场战争,臧霸获得了一个“臧传说”的称号。

结语:

其实通过这一场战争不难看出,臧霸的个人能力也是比较强大的。并且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也特别的勇猛。也不能看出曹操的野心还是比较大的,为了能够扫平淮南地区的山贼和豪强势力,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前期做出了巨多的铺垫,就比如说发动所有的水军浩浩荡荡的从合肥之地出发,仅仅是为了造势而已。

在这造势的过程中,成功的消灭一部分豪强,削弱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威胁,也杜绝他们去投靠孙权。这种种的事情都能够看得出,曹操的雄韬武略。

而臧霸这个人凭借着兵贵神速,也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给孙权带来了巨大的威慑力,虽然是一种调侃,但实则也是把一种战术淋漓尽致发挥出来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三国志辞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oupstudyedu.com/tzsyw/1561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