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天柱山

您现在的位置: 天柱山介绍_天柱山地图 > 天柱山要闻 > 三祖禅寺冠南州游天柱山3

三祖禅寺冠南州游天柱山3

发布时间:2023-3-16 12:44:32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xinqinggushi/12995.html

三祖寺坐落在天柱山东南麓的谷口凤形山上,占地面积7.04平方公里。三祖禅寺为南朝国师宝志禅师开创,梁武帝赐名山谷寺。隋初,禅宗三祖僧璨来此弘法教学,并传衣钵给四祖道信,于公元年在此立化,故称三祖寺。凤形山亦称之为三祖山。三祖寺曾有林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陆宰等文人游寺题诗。有诗云“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三祖寺建筑依山势而建,前低后高,南北走向上,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祖师殿、觉寂塔。三祖寺山门是一座唐代风格的建筑,高大的鸱尾脊,重檐歇山顶,粗大的木柱构成前廊,三门并立:正门“般若门”意为“智慧”;东门“解脱”、西门“精进门”均为梵文意译。正门楣上方,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祖禅寺”匾额。山门前两侧建有钟鼓楼。

走进山门,正中高高的石阶上端坐着天王殿,这座纯砖无樑结构,重檐歇山顶,攒尖6角,内穹无樑,亦称“六角无樑殿”。正面上悬“天王殿”竖匾,下悬“传佛祖衣”横匾。天王殿内,居中供奉弥勒佛,四周是四大天王塑像。殿前有东西两厢房,分别为“金玉满堂”和”聚佛堂“。

走进第二进院落,东有“瑞石殿”、西有“伽蓝殿”,瑞石殿前有六波罗蜜童子分别为:布施、智慧、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童子,此六波罗蜜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伽蓝殿前有“勿视,勿言,勿听”三个童子塑像,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意。

《三绝碑简介》:公元年,诗仙李白,与画圣吴道子,书法家颜真卿等人一起,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天柱山。他们听说宝志大师曾在野人寨卓锡,画圣吴道子很兴奋,即兴创作了“志公像”一张;李白见了吴道子画的志公像,也很兴奋,写了《志公画赞》;当时的庐江郡太守李袛请书法家颜真卿将李白草书的《志公画赞》,很工整地抄写了一份。然后,专门请来石匠,选上等石材,将吴道子的志公像,刻在石碑最中间的位置,将颜真卿书写李白的《志公画赞》,刻在石碑的上部。于是,有了一块举世闻名的“三绝碑”。

三祖寺原“三绝碑”早已不在,但明代有文人雅士将潜山三祖寺“三绝碑”拓片带到扬州,并按照同样尺寸恢复了一块。年9月,作家徐而缓在扬州盛唐博物馆发现了这方与安徽天柱山--三祖寺密切相关的石碑,并促成该“三绝碑”在三祖涅槃周年法会日当天回家。

《信心铭》为隋僧璨大师著,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书。史学家认为《信心铭》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印记。它记载着禅宗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oupstudyedu.com/tzsyw/1555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