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7日是天柱山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10周年特别的日子。为纪念这一意义非凡的日子,天柱山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特举办了“天柱山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10周年座谈会”,安庆一中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并被授予首批“科普示范校”。
一、守护、传承、共享,公园10年发展纪实回顾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10年发展工作纪实短片,从①钟灵毓秀,自然传奇;②致力守望,人与自然;③提升服务,客迎天下;④科研之山,科普殿堂;⑤物华天宝,造福一方;⑥交流如许,展望未来等六个篇章,回顾了过去10年中“天柱山人”积极开展保护地质遗迹、科学传播地学知识、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二、科研成果斐然,意义非凡
中科大博士生导师刘贻灿教授从构造地质学专业角度分析了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建立,并从国际性大陆动力学研究基地,交叉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理想的野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简略说明了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促成天柱山在年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非凡。
三、践行初心使命,履行责任担当
天柱山地质公园管理中心主任高建强发表讲话,主要从①地质公园内基础设施建设,②地质遗迹保护工作,③科研科普工作,④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交流与合作,⑤地质公园对旅游与社区发展等五个方面,回顾了这10年来“天柱山人”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向与会领导、专家及嘉宾进行了汇报。
四、申世圆梦忆当年,亦有艰辛亦有甜
皖江学者郑炎贵老先生,作为一名从年开始准备,到年天柱山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全过程的亲历者、见证者和为之奋斗者,说起天柱山历经15年申世之路的点点滴滴,岁月虽已逝,昔日情景亦犹在眼前,时至今日仍让这位白发老者激动不已。
从年10月着手准备,到年9月17日申世成功,天柱山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之路走了近15年,个中艰辛与收获,唯行者自知。郑老先生总结了三大追求,分享他亲历天柱山申世的感受。①求人脉而识地利,科学开眼界;②求人和而聚才智,拼搏以跨越;③求生态,想民生,得和谐,坚持可持续发展不动摇。这三大追求不是求一己私利,求一时之利,而是求大局,求大目标,求大胜利,长了天柱山人的志气,凝聚了天柱山人的力量,锻炼了天柱山人的队伍。
五、发现、保护,发展、共享
现任职于安徽省地质调查院的教授级高工吴维平教授,同时也是天柱山地质公园的科学顾问和科普专家。此次会议中,吴维平主要分享了“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科研科普工作进展”。他提到,天柱山地质公园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建立了伙伴关系,开展了地质、地貌、古生物化石、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公园还积极与安庆第一中学等学校及周边社区合作,开展科普知识讲座,推出研学旅行活动,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等;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等纪念日,举办地质遗迹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从而增强公众对天柱山科学价值的了解及对资源保护的意识。最后,吴维平就科普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科普工作方向和侧重点。
六、科普示范学校授牌仪式
安庆一中教研室副主任徐承恩代表安庆一中参加天柱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首批“科普示范学校”授牌仪式。
安庆一中自年起与天柱山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合作对接,积极开展地理、生物学学科的野外实践课程以及地质公园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尤其是安庆一中省级课题《基于生物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自然研学课程开发及活动开展的探究》(JK)开展后,引起学生的热烈反响,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研究成果经专家认定为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青少年研学活动课程之一,给予推广。今后,安庆一中将与天柱山地质公园继续深化交流合作,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自然课堂,不仅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依恋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蕴秀晥地亿万年,天柱十载焕新颜。祝愿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明天更加生态、环保、健康、和谐。
撰稿丨陈金勇
编辑丨朱晨兵丁百姓
审核丨陈群鹰徐承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