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天柱山志》
自题《天柱山志》
年乙丑三月
乌以风
一隐千年未改容,
空怜云水绕孤峰。
至今幸有山川志,
不使群言乱汉封。
书法:野寨中学王高祥老师
无题赠菊容
年甲寅
乌以风
松梅常共岁寒居,
浊世同怀每助予。
别泪伤君千里梦,
孤灯伴我十年书。
机声思断云峰月,
酒味鲜尝湖水鱼。
零落归山堪慰老,
休言人事问乘除。
自年10月乌老因抗战爆发,率领省立一中师生辗转撤退潜山县城起,乌老就与天柱结缘,并于10月24日登临天柱峰顶;年只身再至天柱,住马祖庵天柱山房,后游历至太湖海会寺,初识“真圆”,慧眼大开,而道心更坚,立志要为天柱写志。
年,送《天柱山志稿》光明甫、房秩五二君请益,并着手《性习论》。年,重写山志。年书稿基本完成。年10月,《天柱山志》出版。年,编《天柱山志》补遗。
乌老一生历劫无数,而初心不改,用三十余年心血,为山立志,此情,当为天柱山后裔永怀。
而在这一过程中,乌老非常感恩陪伴了他后半生的横中余氏姑娘菊蓉,她甘于寂寞的性格,陪伴乌老度过人生最困厄的时光。
虽然她无法全部理解乌老“为往圣继绝学”的宏图大志,但她身上特有的中国传统女人“举案齐眉、谦柔温淑”的美德,亦是当代女子学习的。
而乌老对老妻的这种“感恩”之念,也是值得当代读书人仿效的。尊重女性的人格、理解女性的痛苦,应是读书人必备的素养之一。
“零落归山堪慰老”,足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